書名: <<最後十四堂星期二的課>>--Tuesday with Morrie
作者:Mitch Albom
譯者:白裕承
出版社:大塊文化

首先要說的是,沒錯,我讀的是中文版。我讀英文書的速度實在太慢,所以只要有中文翻譯,我通常還是只會讀中文版。更不用說其實台灣出的書比美國便宜一半。。。
再來,就是這本書。我不推薦這本書。
因為如果你極度悲觀,那你會覺得這本書在嘲諷你的悲觀。
如果你極度樂觀,你根本不會覺得這本書說了什麼。
如果你跟我一樣,老是覺得自己被卡在中間,你看了這本書,也不會改變什麼。
也許你看過這本書,而決定改變自己,那恭喜你。
只是我看完了這本書後,只是覺得「又是一本告訴你要去愛別人的書。」
其實我覺得看完這本書後才覺得自己被別人的人生感動到的人還蠻可憐的。
好像如果沒有人犧牲,就不會有人會去理這本書。
如果這裡面的教授沒有這樣的經驗,也許他也就不會有這些體驗。
好像只有錯過而不懂得珍惜的人,才能被感動。
可是如果不能被小小的事情,像是一位媽媽笑著牽自己女兒的手,而覺得感動。那我真的覺得這些人很可憐。
因為有時候我也覺得自己很可憐。
看著說是跟自己有血緣關係的人,有時候都只感到厭倦。
這本書讓我想到了一些事,不過不是因為這本書寫的讓我有所感觸,而是因為某些人跟我推薦這本書,而我讀完這本書有一些的惆悵。一些對人類的惆悵,所以我才開始想事情。
不過這本書還是有幾句好話
「人們把我看做一座橋。我已經入土了一半,但也還沒有嚥氣。我有點像是......在中間。......我現在正作著最後一趟遠征,而大家要我告訴他們該打包準備什麼。」
「每一個人都知道自己有一天會死,但沒有人把這當真。」
「我們事實上沒有完全體驗這個世界,因為我們在半醒半睡,做著自以為非做不可的事。」
「如果你是要炫耀給上面的人看,還是算了吧,他們終究只會看不起你。如果你是要炫耀給底下的人看,也算了吧,他們只會忌妒你。」
以上,應該很容易看出這就是很常見的勵志小說。

所以,如果你覺得自己是那種需要被在生死邊緣掙扎的人感動的人,那就看這本書吧。
如果你發現自己在現實生活中不能被感動,那也嚐試看看這本書吧
如果你覺得自己是很容易被感動的人,那你不用讀這本書了。因為這本書裡面說的話,你在不久的未來一定感覺的到。
如果你覺得自己根本不會被感動,那你可能不用讀任何書了。因為不會被感動的人,書只是一個名詞。
就像風雨昆蟲太陽空氣飛機汽車,他們的存在都只是個必然。
當然,這是我很主觀的讀後感。所以你最好不要相信我。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weneric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